标雾我们量指代币的迷明的需要估值更透供应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分析师,我经常被加密货币市场的估值混乱所困扰。每次看到不同平台对同一个代币给出天差地别的估值数据时,我都会忍不住摇头——这种状况在传统金融市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传统市场的启示:Uber估值案例分析
让我先讲个真实的故事。记得2019年Uber上市时,很多媒体都犯了个低级错误——他们用50亿股的授权股份来计算市值。结果把Uber吹成了一个47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把当时还是菜鸟分析师的我都看笑了。实际上,投资者真正关注的是20.9亿股流通股,这才是反映公司真实价值的指标。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评估资产时,选择正确的"分母"有多重要。就像你不能用建房子的设计图纸来计算实际居住面积一样,在评估资产时用错基准会导致完全失真的结果。
加密货币市场的混乱现状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加密货币市场。这里的情况简直比纽约证交所早市的咖啡厅还要混乱。不同交易所、不同数据平台对同一个代币的流通量定义千差万别:
• 有些计入锁定的代币,有些则完全忽略• 对储备钱包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 销毁代币的统计口径各不相同• 有些项目还在偷偷增发代币,连个公告都没有
最让我头疼的是,很多投资者居然还在用FDV(完全稀释估值)这个"有毒"指标。这就好比你用Uber的50亿授权股份来计算市值一样荒谬。我在给客户做投资建议时,经常要花半小时解释为什么FDV是个陷阱。
解决方案:引入"已发行供应量"概念
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我们需要引入一个类似于股票市场"流通股"的概念——"已发行供应量"。这个概念的核心很简单:
总供应量 - 协议持有的代币 = 已发行供应量
这就像在计算Uber市值时,我们要扣除公司自己持有的库存股一样。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市场参与者实际持有的价值。
以Hyperliquid为例,他们发行的10亿代币中有6%由基金会持有。这部分代币就像公司库存股,不应该计入投资者持有的价值。使用"已发行供应量"能帮我们避免估值泡沫。
数据差异带来的估值灾难
让我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噩梦:上周我同时查看了三个主流数据平台对$HYPE代币的统计。结果让我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
• DefiLlama显示278亿估值(明显高估)• CoinGecko显示145亿(仍然偏高)• 而我们团队计算的实际流通估值只有105亿左右
这种数据差异在传统市场足以引发监管调查,但在加密世界却成了家常便饭。这种现象让很多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望而却步——谁会想在一个连基本数据都不可靠的市场下注呢?
构建更科学的评估体系
我认为加密货币市场需要建立一套类似股票市场的标准化供应量指标:
1. 总供应量:相当于已发行股份,反映所有存在的代币2. 已发行供应量:扣除协议持有的部分,相当于流通股3. 流通供应量:进一步扣除锁定部分,相当于自由流通股
这套体系的好处显而易见:
• 让不同项目的比较成为可能• 为估值提供可靠基准• 帮助预测未来的供应压力• 提高市场整体透明度
机构资金的入场门槛
我在华尔街工作时的老上司常说:"机构资金就像害羞的鹿,只有环境足够透明安全才会现身。"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一片雾蒙蒙的森林,机构投资者根本看不清路。
如果我们想让比特币ETF这样的产品获得更多认可,就必须建立类似传统市场的透明度标准。"已发行供应量"和优化后的"流通供应量"就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说到底,加密货币想要真正成熟,就必须学会用机构投资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说话。而这套供应量指标体系,就是我们递给传统金融世界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技术)
-
还记得去年那人潮涌动的盛况吗?没错,台北区块链周(TBW)又要来了!这次将在2025年9月4日,在创意十足的松山文创园区盛大开幕。说实话,作为参加过两届的老粉,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这个活动会如此火爆。当AI遇上区块链:未来已来主创Tiffany在记者会上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为台湾的未来做准备。"今年的主题"Onboard AI"简直戳中了行业痛点 - 当Web3遇上AI,... ...[详细]
-
最近这一波行情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啊!相信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样,看着那忽上忽下的K线图,心跳都快跟着行情一起坐过山车了。那些不带止损的朋友,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吧?作为一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太了解这种被套牢的滋味了。解套指南:三招让你不再当"韭菜"首先让我们聊聊持仓状况。记得2017年那波牛市末期吗?多少人因为贪心不设止损最后血本无归!1. 轻度套牢的朋友还算幸运,找个反弹的机会赶紧溜吧。就... ...[详细]
-
兄弟们太给力了!昨晚在2215位置果断布局的以太坊多单,今天直接冲到2255完美止盈,40个点的利润稳稳落袋。说实话,这波行情走得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看来市场情绪确实在回暖。跟着辉哥吃肉的兄弟举个手!记得昨天在群里喊单的时候,还有几位兄弟问我是不是太激进。现在回过头看,这波操作简直精准到不行!就像上个月那波200点的行情一样,市场永远会给有准备的人机会。那些跟单的兄弟现在估计都在偷着乐了吧?最近帮... ...[详细]
-
最近以太坊的区块链热得发烫,每天交易量突破155万笔,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有趣的是,ETH的价格却像被按了暂停键,迟迟无法突破关键阻力位。这种"量涨价不涨"的现象,让我这个老韭菜不禁怀疑:这究竟是巨鲸在暗中布局,还是散户们正在被市场收割?说实话,光看链上数据确实令人振奋。除了交易量爆表,以太坊的独立地址数也突破3.32亿大关,每天新增20多万个钱包。记得去年熊市时,这个数字可是冷清得很。不过话说回来... ...[详细]
-
最近我越来越感受到,稳定币正在重塑我们熟悉的金融版图。记得2017年那会儿,稳定币还只是个不起眼的配角,主要用来方便交易所规避银行限制。谁曾想短短几年间,它已经成长为区块链世界的美元替代品,甚至开始影响全球货币政策。市场格局:双雄争霸与后来者的突围现在的稳定币市场就像一个微缩版的美元霸权体系。Tether(USDT)靠着先发优势,已经成为加密世界的"美元霸主"。我常开玩笑说,USDT在亚洲的影响力... ...[详细]
-
今天早上真是振奋人心!我们团队的新学员在ETH1783位置布局的多单,如期抵达1813的止盈目标,稳稳拿下30点收益。这已经是这位朋友连续第二天收获丰厚回报了,昨天的38点加上今天的30点,两天时间累计盈利68个点,这个成绩单实在太漂亮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看到新人能够这么快掌握交易节奏,我打心眼里感到欣慰。这位朋友看到我们的实盘表现后,毫不犹豫地追加了资金继续跟单,这... ...[详细]
-
天啊,柴犬币市场最近真是热闹非凡!数据分析平台IntoTheBlock刚刚爆出一个惊人的数字: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大额SHIB交易量竟然暴涨了353%!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市场上足足有2.59万亿个SHIB代币被大玩家们左手倒右手。说实话,这个数字看得我都有些眼花。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些"鲸鱼"大佬们似乎还在疯狂囤货。数据显示,他们钱包里的SHIB持有量突然从1690亿飙升至近...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发展的观察者,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低估了数字货币带来的监管挑战?最近在《人民公安》杂志上看到的一组数据让我深有感触 -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相关的金融犯罪案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不禁让我想到去年某地破获的一起利用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跨境赌博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而这一切就发生在监管的眼皮底下。当前监管体系面临的尴尬处境说实话,我们现有的监管框架... ...[详细]
-
说到场外交易(OTC),很多金融老炮儿都会眼睛一亮。这种不通过交易所、买卖双方直接"勾兑"的交易方式,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玩得风生水起。但是你知道吗?在香港玩OTC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桌的,我今天就来给大家掰扯掰扯。香港OTC交易的门槛有多高?在香港想参与OTC交易,首先得看看自己够不够格。就拿我认识的老王来说,他在中环开了家小型投资公司,去年想做点加密货币OTC生意,结果发现没那么简单。主流玩... ...[详细]
-
说来你可能不信,作为从2017年就开始玩比特币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了三次牛熊转换。每次市场疯狂时,交易所门口都排着长队,而熊市时又冷清得像鬼城。2024年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金融戏剧,剧本大家都懂,但演出效果总出人意料。减半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记得第一次听说比特币减半时,我还以为是价格打五折促销呢!实际上这是比特币设计中最精妙的通缩机制。就像黄金开采越来越难一样,比特币每... ...[详细]